建成教育强国目标下提升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可及性的动因、内涵及路径 | 申国昌 周璇

发布时间:2025-09-24作者:浏览次数:12

摘要:建成教育强国的龙头在高等教育,因为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。加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,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进而促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,均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提升可及性又是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,其基本内涵包括服务权责有制可依、服务资源供需适配、服务过程公平合理与服务生态智能升级。政府作为服务主体,应立足可及性的四大内涵精准施策,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制度、弥合服务供需缝隙、加强服务监测评估、创新数字服务生态等举措,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,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。

关键词:教育强国;高等教育;教育公共服务;高质量发展;可及性

(来源:《现代大学教育》第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