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成立以来,高等教育治理大致经历了政府直接管理(1949—1997年)、局部赋权管理(1998—2011年)和探索协同治理(2012年至今)三种既有路径。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仅依靠既有路径已现困顿,当前尚存在政府边界感不强、社会参与度不高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习惯于自身主导、角色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、治理规则和方式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。有鉴于此,提出将“技术治理路径”嵌入到既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之中,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治理从“科层制条块分割”走向“基于数字空间的整体运作”、从“反应式治理”走向“预测性治理”、从“基于经验的模糊决策”走向“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”。同时,为了避免人工智能赋能对高等教育治理产生不良影响,建议树立“技术性与人文性并重”的高等教育治理理念、构建“物质性与规范性兼顾”的高等教育治理基座、推行“开放性与安全性结合”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。
(《中国高教研究》2025年第2期)